目前分類:為了藝術為了愛 (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有人這樣形容沙費納的聲音:「他一開口,全世界都安靜無聲。」很有震撼力吧,但是所謂的全世界說不定不包括我,因為我會尖叫。(笑)




  

  從頭開始說起好了,七年前的下午我媽在客廳大叫:「這個人笑起來好像費翔!」我馬上歡樂的聞聲而至,發現一點都不像費翔但在心裡默默的覺得他的笑容滿好看的,接著馬上被氣勢磅礡的主打歌《Luna》征服,忽略旁邊大叫「他腳好長」、「他笑了笑了」的老媽。



   以上就是我初次聽聞沙費納這個人的實境重現。過沒幾天我決定買整張唱片回來聽,唱片包裝上除沙費納的電眼外大喇喇的打上「喬治克隆尼的俊美外型」。呃,是很響亮沒錯啦,但是為了打響知名度有必要祭出明星的明星臉這招嗎?其實沙費納和克隆尼相似的大概只有髮型……



 



   對不起,費翔大哥;喬治克隆尼,你也對不起;但是沙費納只是沙費納啊。



 



   沙費納在聲樂界據說是演唱波希米亞人和尤金奧涅金成名,我從沒聽過他的版本也無法想像他的詮釋(怎麼可能有這麼嗨的魯道夫!!(毆))。如果單從跨界歌手來說,沙費納雖然是以美形為主打的前鋒,但實際歌藝好過後面那群靠著臉蛋和包裝大賣的歌手數倍。



 



   從兩千年起算,沙費納只出了三張專輯,速度算是相當慢的。從第一張《一路上有你》在跨界領域驚人的初試啼聲,創造所謂「歌劇搖滾」的新名詞、在現代與東方風格的夾殺下,稍顯無力的「給你的歌」,到今年五月最新的《夢寐以求》的中間,沙費納從環球換到BMG再回到環球,雖說環球比較機車了些,但唱片品質是較高的。這可以明顯反映在《夢寐以求》的表現上。



 



   專輯的格局很寬廣,題材在愛情外加上對自然及人生哲學的謳歌,東西方風格的曲風取得巧妙的合諧,不至於過於偏向嘈雜及過於侷限。這樣漂亮的設計,給了沙費納一個渾然天成的遼闊舞台,聲音表情中每一層的呈現是如此的有力,越往下挖掘感覺越緊密、結實;強烈的官能感受自神經末梢滲入體內,在最深處凝成一個精巧的核心。聆聽這張專輯就像在水速適中的溪流中泛舟,不論遭遇淺灘或激流,都不必擔心窒礙難行或翻覆,永遠都是恰到好處的舒適享受。



 



   下面要介紹的是經典的《安妮之歌》,這種版本眾多的歌曲最容易比較出演唱的的特色及優劣。可以注意no的唱法及轉音的部份,對我而言真是太美好了。這樣的愛情召喚,我˙投˙降。



 



Annie’s Song


You fill up my senses like a light in the forest


Like the mountains in springtime,


Like a walk in the rain


Like a storm in the desert, like a sleepy blue ocean


You fill up my senses, come fill me again.



 



Come let me love you, let me give my life to you


Let me drown in your laughter, let me die in your arms


Let me lay down beside you, come love me again.



 



Let me give my life to you come let me love you,


 Come love me again.



 



You fill up my senses like a light in the forest


Like the mountains in springtime,


 Like a walk in the rain


Like a storm in the desert, like a sleepy blue ocean


You fill up my senses, come fill me again.


.




 
  



 


  如果真要在這張專輯中挑骨頭,就是整體感覺酷似Luna但沒有靈魂的第一首同名歌曲,還有另一首合唱明顯失敗的曲子(配唱的可是Senzen Aksu耶!)。不過在這麼多的驚喜之下依然瑕不掩瑜,沙費納做了一次漂亮的轉身,我靜靜期待他接下來的作品,然後,尖叫。

e100149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June 7, 2007

e100149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前幾天下定決心,咬牙將Leonard CohenDear Heather帶回家。

  自從《I’m your man.》開始迷上Cohen後這是我最喜歡的專輯,比起上一張《The new songs.》來說《Dear Heather》,更沉靜,更富哲思。



 



 


  對我來說,Cohen是個詩人,他的歌詞雖不算詞藻華美,卻極富意象,每一句都是一個畫面,這樣的流暢優雅。在夜間聆聽時,我總是不由自主的關上門窗,不願讓氣氛和音符流出,靜靜找一個舒服的位置,捕捉在感官間流竄的詩意。                            



 



 


  上面講的是Cohen創作的魔力,在我來說,達到Cohen式詩意顛峰不可缺少的是他性感的嗓音。優雅的聲線,輕輕朗誦著歌詞,搭配背景音樂做簡單的音調轉變,時而清唱、時而低吟,漸漸的分不清究竟是朗誦抑或歌唱,一次又一次,讓人陷入Cohen式的夢境中。(神奇的是一點都不煽情)



 



 


  《Dear Heather》的藝術氣息極高,是向性靈及憂鬱愛情拜倒的美麗謳歌。加上專輯一致性很夠,一貫聽下來的享受很充實,是市面上一般流行音樂所不能給予的。



 



 


  就因為這樣,聆聽Cohen的音樂不需要過於在意每一行歌詞確切的涵義,只要放鬆自己,任音樂帶你去漂流。



 



 


  欣賞Cohen的秘訣,只有聽而已。

               The letters


You never like to get


The letter that I sent.


But now you’ve got the gist


Of what my letters meant.


You’re reading them again,


The ones you didn’t burn.


You press your lips,


My pages of concern.


I said there’d been a flood.


I said that you would come.


I gave you my address.


Your story was so long,


The plot was so intense,


It took you years to cross


The lines of self-defense.


The wounded forms appear;


The loss, the full extent;


And simple kindness here,


The solitude of strength.


You walk into my room.


You stand there at my desk,


Begin your letter to


The one who’s coming next.



e100149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在台灣,有些人稱Billie Holidayjazz的苦海女神龍;比喻的依據也許是歌聲、也許是際遇。

 



 



 

       Holiday的歌聲很特別,總有辦法在第一時間抓住聽眾注意力。將情感表達的恰到好處,拿控訴對黑人不平待遇的Strange Fruit(指吊在樹上的黑人屍體)來說,Holiday的歌聲充滿憐憫和同情,不似Cassandra Wilson令人毛骨悚然。Holiday歌聲中豐沛的情感在演唱生涯初期就表露無疑,據說當時聽她演唱Body and Soul的聽眾,總是淚流滿面。

 



 


 


  在這樣的歌聲背後,有怎樣的人生呢?Holiday自小跟著未婚生子的母親生活,經歷母親結婚被拋棄、遭到鄰居性侵害提出控訴反被認為說謊而被送到少年管束中心、靠皮肉錢及酒吧演唱維生,終於被經紀人發掘而成名。

 



 


 


  雖然在女性生存不易的爵士界闖出一片天,Holiday卻從沒遇到對的男人。經紀人捲款私逃,毆打、使她染上毒癮的男友……。因此,Holiday總是以頭上的白梔子花、長袖套裝來遮掩瘀傷和針孔。不順遂的命運,使Holiday44歲便香消玉殞。

 



 


 


  縱使人生路顛顛倒倒,Holiday總是以關懷的眼光面對世界,以歌聲表現她對社會的關愛及祝福,在人權運動上佔有一席之地。如God Bless the Child就是個好例子,Holiday灌注無限溫柔情感,深深希望全天下的孩子能有個完全全不同於她,被祝福、快樂的人生。這樣的精神一直感動著我。

 



 


 


  用一句忘了出處的話總結:We never forget Billie Holiday because she never forgot us.

 



 


 


God Bless the Child

 



 


 


Billie holiday / arthur herzog jr.

Them thats got shall get
Them thats not shall lose
So the Bible said and it still is news
Mama may have, papa may have
But God bless the child thats got his own
Thats got his own

Yes, the strong gets more
While the weak ones fade
Empty pockets dont ever make the grade
Mama may have, papa may have
But God bless the child thats got his own
Thats got his own

Money, youve got lots of friends
Crowding round the door
When youre gone, spending ends
They dont come no more
Rich relations give
Crust of bread and such
You can help yourself
But dont take too much
Mama may have, papa may have
But God bless the child thats got his own
Thats got his own

Mama may have, papa may have
But God bless the child thats got his own
Thats got his own



e100149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NIMAX將於月底撥出動畫蟲師。故事中提到的蟲不是怪物而是默默存在於人們週遭的原始生命,只有在與人發生互動時能感受其存在。了解蟲的人即為蟲師。


  沒有花梢的場景、刺激的動作、驚悚的鏡頭,故事默默隨著蟲師銀子的腳步,翻山越嶺,經過一處處村落,帶出一段段人與自然的故事,細膩優雅。


  片頭曲一如故事風格,悠閒吉他抹上淺色基調,Ally Kerr柔軟的歌聲帶出淡淡粉彩,時而出現的合聲更添田園氣氛,色調並未因曲子推進而繁複,旅人腳步未曾停歇,淡淡結尾暗示無盡的漂泊。


  仔細探究歌詞內容,似乎是首情歌,如果將其解釋為對蟲的愛不如看作於自然的執著要更貼切。


   要歸類的話,我會將這首歌歸檔於綠色的下午。


The Sore Feet Song

 



 


-by Ally Kerr


I walked ten thousand miles, ten thousands miles to see you
And every gasp of breath, I grabbed it just to find you
I climbed up every hill to get to you
I wandered ancient lands to hold just you


And every single step of the way, I paid
Every single night and day I searched for you
Through sand storms and hazy dawns I reached for you


I stole ten thousand pounds, ten thousand pounds to see you
I robbed convenience stores cause I thought they'd make it easier
I lived off rats and toads and I starved for you
I fought off giant bears and I killed them too


And every single step of the way, I paid
Every single night and day I searched for you
Through sand storms and hazy dawns I reached for you
I'm tired and I'm weak but I'm strong for you
I want to go home but my love gets me through




e100149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AVALLERLA RUSTICANA是馬斯康尼(PIETRO MASCAGNI)的寫實主義(VERISMO)歌劇。比起故事內容,劇中的間奏曲(INTERMEZZO)想必更為人所知,這首曲子曾被不少電影(如教父)和廣告引用。

  VERISMO,顧名思義,劇情以貼近市井小民的生活為主。不只劇情,連對話都以平民化的口吻呈現。舉個例子,對母親的稱呼較文雅的方式是MADRE,但在這裡改為MAMMA。


  故事的架構相當單純,SANTUZZA因情人TURIDDU愛上有夫之婦LOLA而妒火中燒,憤而向LOLA的丈夫ALFIO揭發真相。受憤怒驅使,ALFIO在決鬥中殺死了情敵TURIDDU。


  也許是劇情不夠波瀾萬丈,這部歌劇漸漸被世人所遺忘,好比放在積滿灰塵的古董店中的一幅名畫。


  幸好卡拉揚出現了(HERBERT VON KARAJAN)。KARAJAN在1965年錄音時已頗負盛名,他以最貼近原作的角度,濃墨重彩的手法,賦予此劇鮮活的色彩和深刻的情感。


  演員們的表現也相當出色。拿男女主角來說,由CARLO BERGONZI扮演的TURIDDU在演唱者出色的感情表現下,不是個面目可憎的背叛者,而是勇於追求所愛的殉道者。另一方面,FIORENZA COSSOTTO飾演的SANTUZZA也很有意思。我們在這位被欺騙的女子身上看不到鄉土劇中大哭大鬧,瀕臨崩潰的棄婦形象,反而能直達內心,看到一個為情所苦,矛盾抑鬱的靈魂。這批優秀的演員們將女人間的暗流、內心痛苦的掙扎,男人因愛而起的仇恨及衝動表現的無懈可擊。


  最後不能不提起在本劇中居功至偉的米蘭史卡拉劇院合唱團(THE CHORUS OF SCALA)。和KARAJAN有長期合作經驗的合唱團表現亮眼,光是在幕後的演出就分去演員不少光彩。


  聽過KARAJAN的版本後,我另外找了其他幾家比較,雖各有可取之處,但整體感覺仍是KARAJAN版一枝獨秀,好錄音!

e100149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向我最欣賞的小提琴家致敬!





  第一次接觸Perlman是他1987年演奏蕭頌(Ernest Chausson)的詩曲(Poeme)。我買那張專輯主要是為了曲子中間一個漂亮的顫音,加上剛入門不懂得挑版本,曲目對了就隨便抓一張專輯回家。之後除了那個顫音也未曾好好聽過整張專輯。



  得感謝我一個遲到的朋友,在等待她的20分鐘內我反覆將整首曲子聽了兩次,深深的驚訝於演出者澎湃的情感。



  起初以為是錯覺,直到比較多家版本後我才發現Perlman的過人之處。



  他處理曲子總是恰到好處,完美的中庸。他的音樂從來不被過度堆砌的技巧淹沒也不至過於冰冷。



  不論天氣、心情如何Perlman的音樂總是我最好的朋友。就算是同一首曲子,每一次的聆聽都能發現不同的情感層面。溫厚深刻的情感能越陳越香,歷久彌新。



  接下來的日子,我仍會繼續支持這個充滿生命活力、音樂魅力的小提琴天王。



  Happy Birthday to Perlman!

e100149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藝術最神奇的就是老調永遠都能翻好幾番而不令人厭煩,拿異國士兵愛上當地女子的劇情來說,以這樣題材發揮的作品較有名的就有:普契尼(Puccini)的蝴蝶夫人(Madama Butterfly)、西貢小姐(Miss Sigon)還有德利伯(Delibes)的拉克美(Lakme)。


  西

小姐是音樂劇不談,蝴蝶夫人和拉克美的音樂情境就有相當大的差別,前者音樂情緒控管力一流,每一個音符都是為了把劇情推到頂點而安排,給人撲天蓋地的氣勢;而後者架構稍小,經營的感覺較內蘊,需要耐心去慢慢感覺、共鳴。


  我是較偏愛拉克美的,德利伯細膩的旋律一直都能打動我心。


  拉克美是由Pierre Loti的自傳性小說Le Mariage de Loti改編成,在改編的同時也把背景由印尼移到了印度。



 

       第一幕的序曲由幾段歌劇中旋律串連而成,緩慢引出印度成外一座隱密的神壇,神壇中,大祭司Nilakantha憤怒的向教眾傳達他對於英國壓迫的不滿情緒。同時,他的女兒,Lakme,一邊以悠揚的歌聲頌讚真神,一邊向祭壇走來。Nilakantha藉機告訴女兒,他將離開村落參加祭典且保證在日落前回來,並交代僕人Mallika和Hadji好好照顧Lakme。父親離開後Lakme和Mallika唱著歌,划著船,沿河而下,準備笧及蓮花供奉以祈求父親平安,這段旋律是全劇最著名的段落之一《花的二重唱》,空靈的歌聲交錯,讓人有隨波擺盪,與自然融合的愜意。


  叢林中,一群英國人漸漸接近神壇。領隊的是家庭教師Miss Bentson,接著是她的學生Ellen和Rose;同行的還有兩名英國軍官:Ellen的未婚夫Gerald和Frederick。他們討論著印度的風景、美麗卻危險的曼陀羅花及傳說中美麗的女祭司Lakme。走著,歌聲轉為快節奏的重唱,他們揶揄著印度的宗教,而Frederick甚至認為印度女人只不過是感官上的玩物罷了。當他們決定離開時Gerald注意到靠近神壇的地方有一串美麗的珠寶,他決定一個人留下畫素描。在一首優美的詠嘆調中,Gerald邊畫邊幻想珠寶所有者的長相,漸漸陷入幻境。


  在此同時Lakme和Mallika回來了,Gerald趕緊尋找掩蔽。Lakme隱約覺得有些異樣,疑惑著為何今天心緒如此紊亂。當她不經意發現Gerald時不禁尖叫出聲,但迅速的恢復冷靜並遣走聞聲而來的僕人們。她生氣的告訴Gerald只要他馬上離開就饒他一命,Gerald表示他無法在一個美女氣的臉紅脖子粗時離開,當Lakme抱怨他的無裡時Gerald趁機對她表明愛意,被打動的Lakme於是和Gerald開始了一對浪漫的二重唱。氣氛正甜蜜時,Nilakantha回來了,Lakme請求Gerald趕快離開,但發現入侵者的Nilakantha已發誓要殺掉褻瀆聖地的外人。


  接著一段進行曲將我們帶往第二幕。


  劇情在一個熱鬧的市場展開,市場中,合唱團扮演的民眾們相當有精神的唱著。在市場中心,Miss Bentson被一位相命師緊纏不放,當Frederick和Rose前去解救她時,鐘聲響起,,宣告市集的結束。Frederick告訴她們寺廟的舞者要開始表演了。接著是一段精彩的舞蹈場景,由長笛、單簧管、一段快速的合唱搭配舞者舞出一段輪旋曲。


  欣賞表演的時候,Rose發現人群中有一對乞丐父女。這對乞丐正是Nilakantha和Lakme喬裝的,Nilakantha命令Lakme以歌聲引出Gerald。但Lakme看似心事重重,伴著一段溫柔的旋律Nilakantha思索著原因。


  Lakme緩緩唱出一段古老的故事,故事敘述一名女子用神奇的鈴鐺解救一個差點死於野獸爪下的陌生人,而這名男子正是由神所化,於是神將這名女子帶往天國以表感謝。(這段場景是所有女高音的試金石-鈴聲之歌)儘管Lakme已精疲力竭,Gerald始終沒有出現,就當Lakme即將昏厥時,Gerald出現準備幫助她,但Gerald隨即被軍隊召走,Nilakantha的計畫無法達成。


  Nilakantha和教眾們重新擬定新的復仇計畫,但僕人Hadji決定幫助Lakme。知道真相的Lakme匆忙通知Gerald,Gerald表示,和愛情比起來這樣的危險不算什麼。Lakme建議Gerald和她到森林深處隱居,但Gerald因無法放下軍人的榮譽而拒絕。


  這時,一群信徒走進廟中祈禱,Lakme連忙躲起。儀式進行中,旁觀的英國人竊竊私語的表示輕蔑,Frederick將Gerald帶到一旁詢問他關於他和Lakme的關係。Gerald表示也許Frederick覺得沒什麼大不了,但他真的戀愛了。接著儀式結束,眾人紛紛離開寺廟,Gerald獨自留在當場想著Lakme。同時,Nilakantha的一位朋友乘隙攻擊了Gerald。Lakme慌張的請Hadji來幫忙,並請求神保護她的愛人。


  在Lakme對Gerald的請求,及Gerald遇襲場景的音樂聲下,我們來到第三幕。


  第三幕的一開始是在森林深處一座秘密的小屋中,Lakme輕輕的對Gerald唱著搖籃曲。不久,Gerald悠悠轉醒,慢慢回想起剛才發生的事,並傾訴對Lakme的愛意。Lakme告訴Gerald他在這裡很安全,而她也會教導他關於印度的一切。恍惚中,一對情侶經過附近,由他們的歌聲中Lakme發現他們要到聖泉見證彼此的愛,於是Lakme也決定去一趟。


  Lakme離開後,Frederick恰好來到,告訴Gerald戰爭即將開始,Gerald興奮的答應朋友他會回到軍隊。Frederick離開不久,Lakme回來了,她取回聖泉水並要求Gerald喝下以祝福他們的愛。但她馬上發現Gerald漫不經心的回應他熱切的懇求,接著一隊部隊經過,Gerald連忙跳起,準備奪門而出。悲傷的Lakme趁Gerald不注意時吞下了毒藥,知道真相的Gerald大叫出聲。


  在Gerald的懷中,Lakme傾吐衷情,告訴Gerald他即將死去。悲慟的Gerald拒絕相信並保證他永遠不會回軍隊。


  在他們雙雙喝下聖泉後,Nilakantha衝進小屋,Lakme請求父親不要殺死Gerald;表達完她對Gerald的愛後,Lakme靜靜死去。整部歌劇就在悲痛父親的禱告聲中劃下了句點。


      

這部歌劇我買了許多版本,其中最推崇的是DECCA出版,由女高音SUTHERLAND主演的版本。一開始確實是為了Lakme而聽,或許應該說是為了那曲攝人心魂的花的二重唱(FLOWER DUTE),這首曲子由原本就擅長花腔的Sutherland詮釋下,更是可圈可點。


  多聽幾次後,我開始注意起演出Nilakantha的Gabriel Bacquier來,他在劇中無論是嚴厲祭司深刻的國仇家恨,慈父對女兒的關心疼愛,無一不表達的恰如其份,在角色轉換間不但沒有矛盾衝突,反倒絲絲入扣,感動人心。Gabriel Bacquier飾演的Nilakantha也變成我全劇中最鍾愛的角色。


  老實說這類故事我最不能接受的就是男女主角一觸即發,不切實際的愛情。以現實眼光來看,這樣的情感不可能受的了現實生活的考驗,這大概也就是這類故事的結局都是悲劇的原因。如夢一般開始,如夢一般結束;得不到的永遠都是最美好的,Gerald一輩子念念不忘的一定都是那無緣的Lakme。這樣的設定說不定在某些方面滿足了人類對夢與永恆的追求吧。



e100149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