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頁隙可以窺天嗎 (8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懸而未決的事物總是特別引人遐思,尤其是懸案。死亡一直是大家好奇的話題,其敏感性更是挑動人心,連續的死亡,不明的兇手,模糊的犯案過程,探究這些實在是種滿足。懸案因擁有多重解釋的空間而不可解,長久以來緊緊扼住人們好奇的頸項。這也許就是像《開膛手傑克結案報告》或《索命黃道帶》等類作品能擁有高話題性的原因。





  

  除了從研究者角度省視案件、以偵辦者為主重開敘事,《黑與藍》提供了另一種參與的角度。



     主角雷博斯探長是一位受懸案束縛的人,汲汲於沉寂多年的「聖經約翰」案,直到模仿犯「聖經強尼」出現挑動雷博斯神經。好奇的同時,一樁樁事件漸漸環環相扣。調查中,過去的冤獄案(又是懸案)捲土重來,襲向雷博斯,重重威逼下,前路窒礙難行了起來。




   我們的主角雷博斯探長看似是個冷硬派硬漢,進行到書的三分之一後我開始絕得他硬歸硬,可是有點涼。傳統裡冷硬派偵探(雷博斯是探長)的形象總是單槍匹馬行動,從不修飾言詞,追逐大於解謎,簡單說就是拳頭大的傢伙。我覺得雷博斯只符合上面的第一句。談言詞,雷博斯頂多只有幾句他X的,大部分時間可幽默的很,內心獨白和同音字衍生的笑話歡樂的咧。既然內心獨白很多思考線索當然也少不了,而最後他竟然開始戒除冷硬派基本配備的菸酒。看似我行我素的雷博斯其實也很關心週遭朋友的事情。所以不要管分類了,雷博斯真的是個很可愛的探長。




   雷博斯探長其實是系列作,《黑與藍》在系列中間的位置。系列作可以好幾個事件來強化主角形象或慢慢鋪陳主角的改變,作者伊恩藍欽的寫法好像是後者。從雷博斯同僚和親人的口中雷博斯絕對是冷硬的,在讀者眼中雷博斯卻並非如此。我不禁好奇之前的雷博斯到底是怎樣的,接下來的他會如何走?臉譜接下來預定出版的是接下來的故事,所以我們可以拭目以待,看看探長是否真能安處於「地獄」中,又能否和菸酒說再見呢?




   突然發現這篇除了懸案真迷人及雷博斯之外好像沒提到別的。不過一部系列作要成功,出色的主角絕對不可或缺,這點伊恩藍欽實在成功。有些故事推砌了好幾集才寫活了一個主角,雷博思我看了一本就忘不了。推荐給大家,好像要變的比較涼的有趣冷硬探長──雷博思。


e100149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這件事原本應該是莊重的場面卻變成鬧劇,原本應該歡樂的場面竟變成悲劇,所以越快落幕越好。(p.386)






  開頭往往決定故事能吸引人與否,在這點來說《兒戲》真是太棒了。除了緊扣結局的開頭魔幻陳述(那段話奇妙到讓我誤會整本書的基調
:P)外,每章開頭還會有一段摘自其他作品的引言。說實話我好喜歡這樣的感覺,那些句子在原出處讀時可能不會帶給讀者什麼感動,匆匆的被讀過去了,單獨拿出來放在前面竟然這麼有味道。所以我模仿了一下,從書裡拉出一段放在上面,不知道可以騙到多少人點進來。(喂)


   第一段的話其實就是整本小說的基調。警察辦案不是只有公事公辦和醜陋的內部作業,爭奪遺產除了貪婪嘴臉外也可以很幽默。




   多數的警察小說縱然有許多警官,除主角外都很平板,成了幫襯單一角色的綠葉而非使整部作品添色。《兒戲》裡的兩位主角除位階不同外,個性和外型也南轅北轍。作者希爾毫不保留的描敘兩人特色,真實呈現肢體動作與缺點等等(胖子尚斯迪埃爾抓屁股的聲音真是太動人啦,哈哈)兩位主角加乘的威力爆發出的火花很歡樂,不會灼傷,可以慢慢享用。在兩位主角外,希爾對登場角色們無一偏袒的寫作方式,使的故事裡不管出現再多人都能各安其位,以獨特的性格加入合奏,穩穩當當,不會有西方小說剛閱讀時因過多人物而引起的障礙。這些人交織成的故事,有些荒腔走板,不減親切可愛。



   


作品讀起來很歡樂,節奏竟意外的慢,更意外的是讀著讀著竟會覺得這份慢是理所當然。如果把任一條支線抽掉,就像心裡被挖去了一塊,不饜足,然而支線最終彙集的成果也不負讀者們的期待。不是說多有爆點怎樣的,一切都是那麼理所當然,重點是在發現真相之餘不會發出被裱的怒吼。


   有爆點的故事往往令人震撼,卻不見得會讓讀者一讀再讀,穩扎穩打的內容,後作力更強。希爾的創作理念正是如此,他曾提過:「要讓故事撲朔迷離很容易,。但是一個出色的推理作家,其成就應端視能否將故事說清楚,而非找藉口來顧左右而言他,或是用旁門左道的方式來欺騙讀者……」希爾的想法是作者們的目標,讀者們的期待。


e100149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兒時情景總是難忘的,不了解即將來到的壓力,沒有沉重的包袱,盡情享受唯一的當下是多麼的美好。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及敏銳的感性,使的生活中每件事放大來看,件件有趣迷人。


  
           朱川湊人的直木獎得獎作品《花食》(其實我不是要說直木獎很了不起怎樣的啦,只是讀完之後真的會覺得直木獎不是頒假的XD)是六則發生在童年的故事,風格各異,像從夢裡走了一遭。


   六篇故事的背景都在大阪,字裡行間充滿了濃濃的懷舊氣息。這些故事都帶點奇異色彩,卻不似都市怪談那樣聳動驚人,淡淡的風格使的不論是暖意或震顫都由心底而起,內斂精緻,而非挑逗的視覺化文字所強加。



 



   這種風格清淡的小短篇讓我想到前不久看過的《魔眼》,但比起魔眼著重於日常生活中的恐怖,《花食》的重點放在對人的描寫與關懷。



 



   除風格最輕快的《摩訶不思議》外,其餘五篇皆是以成人的身份回憶過往,成熟的口吻敘述的是最困擾孩子的問題。《精靈之夜》和《凍蝶》仔細描寫了排擠與被排擠者的心理狀態;《花食》提到了前世今生的概念;《送終婆》擁有操縱死亡的能力;《妖精生物》竟然還探討了性啟蒙。



 



   我ㄧ定要把《妖精生物》單獨拿出來講,雖然我也很喜歡遊戲人生態度的《摩珂不思議》,前者的主軸實在是太勁爆,呈現的方式(就是妖精生物:P)也太異想天開了,最厲害的是明明故事裡沒有什麼了不起的驚嚇元素,看完之後卻覺得恐怖到不行,心情整個鬱悶下來,強大的陰影害我看到《花食》這個篇名時以為接下來是一朵食人花的故事(喂)。



 



   在童年迷宮中盤繞不去的是對過往的牽掛與想望,一面面鏡子映出的是最澄澈原始的自我形象。《花食》在懷舊異譚外,同時也提供了觀照昨日心靈的途徑。



 



 本書即將由遠流出版



 

e100149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在進入正題前先讓我扯些別的。(啥)對《下妻物語》的第一印象是從同名電影來的,那時一看到「下妻」直覺想到「下堂妻」,馬上覺得「此乃可憐妻子坎坷的一生是也」,就不去理會它。沒多漫畫版出現了,匆匆一瞥發現有個羅莉塔,我想:「一定是因為穿成這樣所以才坎坷的吧,哈哈哈!」結果我真的誤很大,感謝讀書會讓我有機會讀這本書。(跪)


 




  

  如果沒有讀書會我和《下妻物語》應該是老死不相往來的。撇開對內容的誤解不說,那粉紅閃亮的封面就直接讓我退避三舍。讀完之後呢?老實說,某部份有被觸碰到。(這個之後再談)



   這本書是敘述一段在一個名叫下妻的地方(這正是書名的由來XD)發生的友誼。書中的兩個主人翁分別是崇尚洛可可風格的羅莉塔以及打扮誇張的爆走族,表面上看來南轅北轍的兩人爲何會結為莫逆呢?



 


  如果單就外表來衡量,兩人是截然不同的。但洛可可和爆走族這兩者卻蘊含人令人想像不到的相似度。洛可可時代在端正的巴洛克時代後登場,經常由於過度繁複的裝飾遭人詬病,被批為虛華、沒有內涵;爆走族的穿著在我們眼中看來極端怪異,甚至還會覺得俗不可耐。也許同為遭輕視的次文化使然,桃子和苺反而比常人更容易去欣賞彼此的差異。



   桃子和苺雖然彼此信奉羅莉塔和爆走族文化,心態上也同樣的不完全。羅莉塔的終極目標是心態永遠停留在穿著「輕飄飄」裝的年紀,而桃子的言談與思想卻意外的老成;桀傲不遜、枉顧他人感受則一向是爆走族給人的印象,體貼的苺在這方面簡直是個異數。這些不足,說不定也是兩人互相吸引的原動力之一。




 上面提的兩點,純粹是些揣測。就基本面來說,《下妻物語》對於「友誼」倒是提出了相當露骨的詮釋。「包容」和「尊重」是書中提到的兩大主題。對於他人和自己不同的意見,我們總會試圖去扭轉,更誇張一點是直接將其打落地。反而很少去思考對方之所以緊抓不放的原因,一昧的希望增加對方和自己的「同質性」。好像越是這樣,稱之為「羈絆」的東西就越深似的。這樣的關係很容易有不安全感,呼喊「友誼萬歲」的口號只會使這層關係更顯空虛。



  


  因為前陣子換了環境,朋友關係有了不少調整,心裡也滿多感慨的。《下妻物語》意外的點出我目前對所謂「友情」的想法。在這之前我一直很難想像光明燦爛的青春小說(沒錯,我喜歡黑一點的作品:P)能寫的這麼深。



   同與異其實並不那麼極端,重點在面對與界定的態度。世上本沒有完全相似的兩個人,但願能在驀然回首時發覺彼此的相似,珍惜那份美好的投契。讓我們舉杯,敬苺與桃子!敬微妙難解的友情!




   題外話:突然發現這個還有續集《下妻物語()Yankee、蘿莉塔、殺人事件》,看起來很歡樂,因為有死人所以我好想看(爆)








e100149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荒原的試煉》是史蒂芬金黑塔系列的第三本。第一集、第二級都讓我有旅程開始的感覺,但這一本是來真的囉。羅蘭一行人持續向黑塔推進,發現更多秘密,隊容更趨近完整,黑塔的世界也更清晰了。




  

  前兩本中我們知道羅蘭的世界「前進」了,以現今標準而言前進意味著進步,朝向一個更美好的未來,黑塔世界中,前進的步伐似乎過大了,就像水龍頭轉太緊反倒失控,水流不止,難以挽回。前兩集中,觸目所及盡是一片荒蕪,在《荒原的試煉》裡,更多的恐怖景象呈現在你我面前。一幕幕駭人景象更加深了羅蘭的任務的急迫和使命感。



 



 


  除土地的現在,我們也隱約窺知了它的過去。神話起源、架構、黑塔的外觀和位置、深植其中「業」(白話一點說應該是宿命)具體的闡述,世界與世界間的交錯關係也越趨明朗。



 



 


  世界要有人才會鮮活,讀完全書後,我不禁感嘆「羅蘭小隊真是好樣的是也!」經歷一段磨合期之後,新成員艾迪和蘇珊娜漸漸適應了羅蘭的世界,性格也日趨穩定,每個人都有獨特的方式宣洩壓力和幽默。這些小地方讓這些即將拯救世界的英雄們變的親切可愛,也展現了他們獨特的默契(尤其是傑克和羅蘭:P)。此外還出現了幾個很有潛力的反派角色,就我這個覺得有衝突才夠看的人來說,接下來的發展相當令我期待。



 



 


  記得雷斯里在黑塔二的心得裡提到有關蝴蝶效應的部份,第三集則對此有了更多著墨。現況會因過去的改變而不同是蝴蝶效應裡最有趣的部份,史蒂芬金用很多篇幅描寫了因此導致的「心理上的分裂」狀態,這也是這本書迷人的部份之一。



 



 


  黑塔系列看到第三部,突然覺得自己老是被史蒂芬金牽著鼻子走。在主角們遇到危險時常會有種「怎麼這麼簡單就過關了啊」的抱怨,才說著馬上就會冷不防出現個難題,在主角們被重重機關整的七葷八素時,我會想「先這個、再那個,然後就沒了」,可是這個那個之後硬是還有別的!所以我老是弄不懂史蒂芬金再來想怎樣,其實這也是種閱讀的樂趣啦。(說的我好像有被虐狂似的XD)



 



 


  荒蕪的世界變的更絕望,獨特的人物變的更可親,整本書在衰敗中充滿了生命力(好矛盾),但這樣一個複雜的多面體是構成羅蘭小隊立體感的核心。羅蘭小隊,帶我們去冒險!



 



 


衍生閱讀:


     一瞥的魔力──《最後的槍客》


http://blog.yam.com/wanderland/article/10642528



 



 


     旅程再啟──《三張預言牌》


http://blog.yam.com/wanderland/article/10725872



 



 

e100149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上面兩句詩是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白先勇以此作為小說集《紐約客》


的開場,這首詩完整呈現了書中八成故事裡主角們的心境。過去如泡影飄飛破滅,前程乖劣難以捉摸,無所寄託的孤絕心情。



 



  提到往日榮光不再就不由得起白先勇的另一部作品《台北人》。這部小說集描寫的也大多是昨日美好凋萎的傷心人。和《紐約客》相比,心境相同,處境卻大相逕庭了。從大陸來到台灣,縱然離開了家鄉,兩地風俗文化大略相同,地緣也相比鄰;去到紐約又是另一番景象。紐約號稱大熔爐,各式各樣種族文化錯雜有時反倒使人無所著力,無論如何比不上海之一方的家。這也是為什麼《台北人》原籍不在台北仍可為人,《紐約客》卻只能是客了。



 



  《台北人》和《紐約客》兩本集子面世時間相差三十餘年,《紐約客》中大部分篇章寫就時間仍與北人相當。說不定這正是兩者讀起來如此相像的原因吧。有點矛盾的說,相像的是表層的今昔落差,越往裡頭去越能感到不同。



 



  空間差異是其一,激情程度就是其二了。《台北人》裡的角色對於現況的不滿,情感是激烈的。不論訴諸外在行為,或僅止於內心翻騰,讀者都能輕易感受到。《紐約客》的反撲卻是消極自憐的,少了那麼一絲溫度。會是漂泊異鄉使然嗎?傳說故鄉的土能給人帶來勇氣與力量,是與故土遙遠的距離扼殺了反抗命運的勇氣?也有可能是鎔爐使然,完美的鎔鑄需要全然的認同與歸屬,稍有缺乏即扭曲變形,成為一塊冰冷的廢鐵。不似以往純粹完整,也無法邁向未來。



 



  《紐約客》六篇小說中,前四篇給我的感覺像監牢,禁錮著一顆顆和過去藕斷絲連的心。後兩篇完成於這幾年的作品較像放逐,遠離故土羈絆的主角們大膽解放自己內在的渴望(這邊是同性戀傾向)。



 



  《Danny Boy》中雲哥對敏感少年的感情激昂不下《羅莉塔》,《Tea for Two》中的「歡樂族」們的生活浪漫酷似歌劇《波希米亞人》。情感的濃烈遠遠勝過前四篇作品。這是否意味著隨著時間推進,人們不在汲汲於故鄉,對外國文化的包容力也增強了呢?但這時的故鄉會不會成為沉重的包袱?



 



  不論時代與情感,《紐約客》中一以貫之的,是段段破碎的夢。為什麼好夢總難圓?觀察六篇故事發現,裡面的角色們心中對故鄉與外國的比重竟都是失調的。本土與國際間的兩難,如此抉擇才不至失去自我,恰好是當代最需取得平衡的議題之一。

e100149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十三個故事》是個好書名,不像報紙頭版標題那樣聳動,依然能引發人欲ㄧ探究竟的好奇心。第十三個故事,為什麼是十三?十三不是不祥的數字嗎?它有什麼特別?ㄧ到十二個故事又是什麼?


  

一個接一個的疑問編織成網,讀不到六十頁我就被攫住。故事對人總是充滿誘惑力,何況ㄧ次來了這麼多個。有多少個?不只十三個。



 



最明顯的故事

 




 



  主角瑪格麗特受邀替知名作
家溫特
女士寫傳,從早前例子來看,
溫特
女士接受幾次訪問,就有幾個出身故事。展現在瑪格麗特面前的,會是真實的那一個嗎?於是瑪格麗特開始查證故事的種種……



 



  驗證故事的真假總是特別迷人,踢爆翻案又有無可比擬的愉悅。這就是稗官野史吸引人之處,也是整個主線最誘人的地方所在。


 


隱晦不明的故事

 




 



  第十三個故事書名的直接由來是
溫特
女士的ㄧ本故事集,《十三個故事》。看看書名,用膝蓋就能猜到有幾個故事。呃,可是故事數量硬是出了錯。缺了哪幾個故事,還有缺漏的原因又是什麼,我們只能認命一頁頁往下讀。



 



  這種失落故事的設定讓我想到收集物品的過程中發現有隱藏版的那種渴望。明明知道有什麼東西在那邊,想看又看不到,感覺心好癢,同時很有動力往下追。



 



單數的故事

 




 



  下這個標題不是針對書名,針對的是
溫特
女士故事中女孩們以及瑪格麗特的失落。(這個子標題看過書就能完全了解了:P)



 



  故事中不斷出現的雙胞胎我好喜歡,喜歡到毛骨悚然了。在讀的時候ㄧ直想到最近的某部某雙生驚悚片還有某金髮綠眼血腥大姐,滿腦子胡思亂想,好好的劇情快被我變成「第十三個恐怖故事」了。這就是「單」給人的違和感吧,不過這真的不是鬼故事,請大家不要有錯誤的閱讀立場。(毆爛)



 



入魔與治癒的故事

 




 



  記得很久以前好像有個嗜讀紅樓夢,因為書被燒掉心碎而死的人。這是標準的入魔。我也聽過融入過度角色造成型為失常的故事,這也是入魔。



 



  隨著
溫特
女士敘述的角度從第三人稱轉變為第一人稱「我」後,她的故事和瑪格麗特使用「我」的自述開始讓我(又是我?)多花了幾分心思去分辨。



 



  其實不只是我,連瑪格麗特都混淆了,邊際模糊後,取而代之的是高熱的暈眩。因故事得來的病,得回頭求解。因此醫生開給瑪格麗特的藥方中包含了書單,是哪本書我這邊先賣個關子,不要降低大家發掘的樂趣。(偷偷的告訴好奇的人,那本藥方啊,是本就算沒讀過也ㄧ定聽過的書唷~)從書中尋求治療真的很好用,你用過了嗎?



 



閱讀的故事

 



  


  如果我要用ㄧ句話來推薦這本書,我會說:「這是個愛書人都會喜歡的故事。」除去極富吸引力的情節之外,書裡提到的閱讀習慣往往引發我的共鳴。例如:「我可以摸ㄧ下剩下來頁數的厚薄,來估算距離結局還有多遠。我不知道還要多少頁的空間,才說的完雙胞胎的故事,甚至不知道會不會有時間來完成這個故事。」是不是很熟悉?閱讀時感受剩下的頁數,思考著故事要如何結尾,懷疑會不會有爆點出現。主線劇情結束後,其他支線配角們過的如何了?閱讀的時候可不可以偷翻後面作弊?這些狀況曾經閱讀的人應該都心有戚戚。作者黛安˙賽特菲爾德寫出了閱讀的眾生相。



 



在我們心中的故事們

 




 



  雖然說書中有很多故事,我再寫下去就要寫到雲深不知處,也局限了故事之所以為故事的重要因素。故事由人創造,認同它的也是人,即使是最乏味的故事,都有著暗藏的深意,彷彿地底的河流。河流要如何匯集出海呢?ㄧ切全在我們心中。

e100149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這個標題和某歡樂喜劇無關,只是取這四個字的感覺XD


  

  《犯罪專家》是有關一個檢察官和兇手賽跑,同時洗刷自身罪名的故事。檢調單位和心狠手辣的連續殺人犯的設定常在歐美懸疑小說中看到,台灣作家書寫這塊領域的不多。發現的時候滿驚艷的。



 



  劇情發展也很清楚,不拖泥帶水,乾淨俐落有如電影。可能是新寫手的關係,《犯罪專家》節奏快的像賽跑。一條直直的窄巷直通到底,暫停的空間不夠,有點單薄,讀完覺得有些喘。中途的停頓往往是故事的厚度所在。



 



  主角藍亞尹和其餘人物的互動很單純,有問題的人物很快就浮出水面。有點粗略的描寫讓藍亞尹只是個「心裡有塊陰影的心機檢察官」,這樣主角威能開的很不能說服我咧。(誤)幕後黑手犯罪專家出現的比重好少,太厚重的黑幕可惜了這個角色。幸好「兇手對決」這一章裡的心機描寫很精采(這就是壞人的格XD),我好喜歡。身為一個貪婪的讀者我可不可以要多一點(伸手)



 



  作者絲毫在序中提到這篇作品發想的動機是「為什麼沒有冷靜殺人犯呢?」,感覺上好像對這塊領域涉獵不多。如果仔細翻翻西洋作品應該會發現不少好例子。(這邊如果再推漢尼拔會不會被梗死?我對漢尼拔太有愛了,一時想不出其他人。那那那……改天再補好了:P)



 



  最後很老梗的希望能再看到絲毫的作品,把藍亞尹這麼有趣的檢察官發展成ㄧ個系列感覺也不錯。犯罪專家說不定也能再出場,到時可以來個腹黑檢察官vs犯罪專家們。啊啊,還有犯罪專家脫離的組織──財狼之瞳我也想知道更多。


  


  寫到後來變成自己的慾望無限膨脹了。所以要趕快結束,免的脹破了。



 



  以上。



e100149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對鈴木光司的直接印象是《七夜怪談》和《鬼水怪談》兩部作品,電影對恐怖場景的處理偏向視覺。在只看過電影版本的情況下,我對鈴木光司的寫作風格可以說是ㄧ無所知。




  

雖說如此,我在閱讀時還是受到電影的影像魅力影響,在字裡行間老是期待著什麼,忍不住期待下ㄧ頁會跳出嚇破膽的鏡頭來。



 



  結果不免是有些失望了。讀了幾篇故事之後感覺好像綜藝節目常演的「毛骨悚然撞鬼經驗」。ㄧ查資料之後發現,鈴木光司在寫作時本來就是由此取材。之後,跳出ㄧ心想被驚嚇的框框(原來我ㄧ直都是自虐的),發覺鈴木光司的高明之處。



 



  拿恐怖性質來說,《魔眼》不管是和明日工作室出版的驚悚小說或網路上到處可見血肉橫飛的獵奇文做比較都遠遠不及。但在場景的描寫和人物心態的刻畫上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書中場景呈現的方法很精細,常常有拿著放大鏡檢視的感覺。房間的佈置、人物的姿勢乃至天空細微的變化清楚的好像馬上能想像的出(場景也都非常日常)。妙的是景象清楚了,聲音卻是靜默的,除了角色的的對話外,其餘的聲音彷彿被文字吸收。全然靜謐之下,ㄧ點風吹草動都能撥動神經末梢。拿最後ㄧ篇《城樓》裡的鬼公寓來說,不過是條列式的描述公寓裡發生什麼事,不由自主的想像那些畫面時我竟然開始不想去刷牙。(天時地利人和真是恐怖)



 



  和一般恐怖故事不同的還有一點,電影或小說中的主角有很大部分是莫名被捲入恐怖事件當中。這種飛來橫禍的寫法不適用於《魔眼》裡,除了惡有惡報的梗之外,大部分的書中人物以自己的方式生活著,有平實有怪誕,各自面對來自未來或過去的羈絆,基於不同的過去與個性,思考遭遇的困境與生命。ㄧ行行讀下來,能發現驚悚這種文類另一種不同的思考模式。



 



  每個人都有雙眼,每個人都會看,但感受的深度卻各有不同。可以渾然不覺的安心過每ㄧ天,當然也有人拉緊感受的繩索,草木皆兵。如何收放感知的繩索?日常生活中究竟有多少謎團?我們又該如何去看呢?我想,這正是《魔眼》之所以為《魔眼》的理由。

e100149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畸人秀、鏡子迷宮、旋轉木馬、魔術表演、占星術……種種元素堆砌成名為遊藝會的宏偉城堡,神秘莫測的氣質、無法捉摸的演出,每個轉角都能撞上驚奇。吸引觀眾入門一探究竟,掏出錢好像買到了快樂,孰知付出與得到在天平上的差距竟如此之大,而在歡笑聲背後蠢動的又是什麼?




  

  不知從哪裡來,又將往哪裡去,由形形色色人種組成、遊藝團背後沒有故事就不精采。故事能增加遊藝會的吸引力,不論故事調性為何。



 



  不知道和以遊藝會為主題有沒有關係,書中大部分比喻風格都很活潑,詳細想想還能會心ㄧ笑。例如在形容夜晚店家關門休息,街上的荒涼時,布來伯利寫著:「陰影緩緩移動,關門聲隆隆,鑰匙在鎖孔中伸展筋骨,人們紛紛逃竄,腳邊拖著一團團破碎報紙,有如鼠群啃咬著他們的腳跟。



 



  每隔兩三行就跳出的譬喻,有華麗不輸遊藝團的、輕快一如少年的(尤其是序幕,真是太棒了)、嚴肅直抵內心的。如果要用一個圖形來比喻這本書,我會選擇菱形。由洋溢青春背後蠢蠢欲動的黑暗切入,絢爛遊藝會充填其中,經歷風雨中的追尋凝聚而成的信心為堅固的底座。剔透精巧,值得細細咀嚼。



 



  希臘哲學家赫拉克立圖斯曾說:「天地眾生無ㄧ停駐,萬物川流不息。」生命體總往註定的方向奔流,未曾停止。現代科技雖能使外表呈現停滯的假象,但表象僅止於表象,時間仍在背後緩緩蠶食著我們。外表的美貌只是自我安慰,如果時光真能倒轉,多出十幾二十年,該有多好?



 



  孩提時代,總憧憬著將來,希冀時間巨輪轉的快些;成人後卻轉而緬懷青春歲月。不論是想要更多或更少,如此念頭所需支付的代價,從來不是我們能付的起。光陰造成人們的不滿足,引起對未來的躁進或過去的恐懼。主角之ㄧ吉姆因好奇釀成大錯,威爾的父親自卑的不敢愛自己的兒子。遊藝團向這些人放出長線,ㄧ
步步引
君入甕。



 



  人活著,往往著眼於昨天的迭宕起伏或明天的計畫,忘了在立足的當下綻放最燦爛的微笑。當下縱然美好,過去的束縛和未來的誘惑無時無刻不左右著我們,要抵禦巨輪下的壓力,但願我們都能堅如鋼鐵,甜美如蜜。

e100149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常常覺得閱讀是種光明正大的窺視,書中人從一舉一動到內心想法在讀者面前全都無所遁形。掌握細節的優越感ㄧ如偷窺帶來的快感,但閱讀不需要偷偷摸摸又使整個過程理所當然了起來。大部分是讀者單純觀看著腳色們的行動,《謹告犯人》由於題材涉及媒體使觀賞的框框複雜了起來。




  

  故事由ㄧ則偵查失誤導致的撕票案開頭,召開記者會的搜查官卷島被媒體浪潮淹沒,在失態演出後,被發配偏遠鄉間。六年後,自稱「惡魔俠」的連續殺人犯殺害數名幼童仍然逍遙法外,警方決定大膽採用「劇場型偵查」手法,重新徵召卷島執行與犯人喊話的任務。



 



  警察小說中,大部分犯人總默默在暗處犯案,比較高調的會寄信到搜查總部示威,但消息也僅止於警官們。「惡魔俠」不同,他的聲明寄到電視台,發表對象是全體國民。犯人浮現在媒體舞台上,警方自然要透過這個平台與其對話。利用傳媒,看似無形的你進我退自然形成本書最大的重點。



 



  我們除了能從書外看到整個故事脈絡外,書中還有許多小框框,像窗戶ㄧ般,從中得見各種不同樣態,有時甚至能分別站再同一扇窗的兩邊思考。拿卷島上媒體辦案來說,我們能看到卷島對傳媒的想法、媒體和觀眾(還有受害者家屬)對卷島也各有不同意見。



 



  這些觀點正好構成警方、媒體以及觀眾三方面的衝突與矛盾。警方利用媒體的高曝光、高耗照例來辦案,上節目同時ㄧ邊維持觀眾新鮮感ㄧ邊步步為營避免被媒體牽著鼻子走搞砸事情;不甘處於被動,企圖搶獨家,拼收視率;觀眾喜歡重口味,默默觀賞的同時也要表達意見。這樣的關係可說牽一髮動全身,這三股勢力如何彼此制衡,成為劇情張力所在。



 



  鏡頭前後的欺瞞與真相、收視率的競逐與獨家的追求、警方與新聞從業者的道德於責任歸屬,我們都能完整在書中讀到。突然發現自己對於這些情況無法下斷言,到底該不屑或讚嘆呢?我想只能不帶感情的接受並省視,分清楚自己看到與實際的差異,創造多面向的觀察角度。



 



  除不同觀察方向的框架外,書中還描繪了警察著個腳色所背負的框架。撇去內鬥不說,光是面對家屬情況就無比複雜。任務的成敗,不ㄧ定是警察本身所能左右或負責的。執行任務時背負著家屬的期盼,而失敗時承受的事整個社會的責難,這樣沉重的壓力,會留在心底多久?造成怎樣的影響?



 



  在閱讀時能從主人公卷島身上讀出這樣的無奈。過去的陰影如影隨形,卷島變的世故、深沉,沉重的負擔下,我們仍可喜的發現一份好警察澄澈的本質與決心。很喜歡最後ㄧ章,過去的失敗與今日的成功席捲而來,沒有狂喜或悲傷,只餘細細纏繞在心中的那份餘韻。

e100149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夏天˙煙火˙我的屍體》描述一對殺人藏屍的小兄妹,用盡心機,不願被大人發現的冒險旅程。藏屍的終點,結束於煙火大會;對我來說,這故事也像煙火大會一樣。





  

  說像煙火倒不是取煙火短暫燦爛的輝煌美麗,而是ㄧ波未平ㄧ波又起的爆發力,在主煙火出現前,必有其他小煙火鋪陳,ㄧ次ㄧ次的爆發都是那麼炫目,那麼容易使人以為這就是最後高潮。



 



  阿建和彌生變換了好幾次藏屍地點,每換ㄧ次藏匿地點都差點被發現,搬運途中總是險象環生,偏偏命運之神就硬是巧妙的讓這對兄妹閃了過去。危機一落空我都覺得好難過,難道這些危機是爲了灑狗血用的嗎?其實我滿喜歡狗血的啦,可是當死去五月的媽媽站在五月的屍體前時為什麼不來個母女心電感應咧?這不是最好的梗嗎?恩,要趕緊拉回來ㄧ下,我並沒有希望小兄妹脫險的心情大部分是因為阿建太早熟了,他冷酷的舉動弄得我越來越想看看這個小孩子崩潰的樣子,真是壞心。



 



  最後的結局據說讓很多人大吃了一驚,五月的部分我滿喜歡的,大魔王是誰我也猜到了。這樣看來,最大的爆點變成我媽了,她從之前的夢(http://blog.yam.com/wanderland/article/11426854#comment10513134)之後對這本書充滿怨念,我閱讀時老是在附近放煙霧彈,把我的想法引到死巷去,結果就是我讀到最後一個字時深深感到被裱的悲哀,原來也可以這樣被家人裱XD



 



  另一篇優子的風格和「夏天」完全不同,背景在戰後,文字很典雅。敘述一個傭人探究主母的存在之謎,雖然我覺得結局轉的不好,卻深深位乙ㄧ操作文字的功力折服。和「夏天」連著讀會有強烈的違和感。



 



  兩篇短短的故事讓我渴望去了解更多面向的乙一,從這本入門真是太好了。

e100149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歷史通常是勝利者的文學,掌權者總自己披上翩翩彩衣,留給對立的一方的極有可能只是骯髒醜陋的破布袋。因此,同樣一段歷史,有不同逼近的角度,迥異的傳頌方式。

 




  

  特別模糊,眾說紛紜的部份,就是歷史的黑洞了。這種黑洞中西皆有之,在東方我們可以看到《大唐密史》、《孝莊密史》等等……哈維爾˙西耶拉的《秘密晚餐》,帶我們回到歐洲文化蓬勃的文藝復興時代。



 



  文藝復興時代這個詞對我們來說一點都不陌生,早在國中歷史課本裡,我們已有對這個時代的基本認知。在這個時代,眾家思想紛呈,思考方式回歸最初,以人為中心,蘊釀出不少偉大的藝術作品。一直遠遠觀望的我,感覺到的時代氛圍是浪漫且富包容力的。隨著西耶拉的文字,我貼近了那時的米蘭。在當時,以人出發的理念,古代哲學家的想法,受到貴族擁戴,因此削弱了教廷的權力。心有不甘的教皇,打著討伐異端的大旗四處剷除異己;貴族爲鞏固利益,紛紛將藝術家與學者們納入其羽翼。兩大強權彼此傾軋,真正的社會氛圍其實暗潮洶湧,不若想像中美好。



 



  李奧納多˙達文西大概是文藝復興時期最具代表性,最神秘的人物吧。美術、工程、烹飪全才,不可思議的醫學知識,由左往右書寫的鏡文字,眾說紛紜的私生活。為ㄧ層層的謎緊緊包裹,於我們來說不過是則太完美的傳奇。《秘密晚餐》ㄧ書的主題由達文西繪於聖瑪利亞大教堂的作品「最後的晚餐」的謎團展開,在主角抽絲剝繭的同時,我們能在另一條劇情讀到不同的李奧納多。對徒弟的疼愛、信念的堅持、遇到危機會煩躁、情勢不利會擔心無奈,種種特質讓達文西鮮活起來,賦予他一代大師的風範與人的血肉,不再只是書中一個遙不可及的名字。



 



  西耶拉提到,藝術作品是可以閱讀的,明眼人能從中讀出隱藏的訊息;相同的,有心人自也能硬把自身想法加諸作品中。由此,作品不再單純,能拿來傳教,也能置創作者於死地,端看觀者如何解讀。這樣的理念,在書中處處可見,謎團主體「最後的晚餐」中更是發揮的淋漓盡致。有眼睛不一定能看到,看到也不見得知道。



 



  「最後的晚餐」到底揭露了什麼驚人的事情,我想就留待讀者自己去發掘。在這邊想提一下書中提到的「記憶術」。古羅馬人在圖片中隱藏訊息,不同物件象徵的涵意各異,使用者輕輕鬆鬆就能記住瑣碎的訊息。讀到這裡,我發現前陣子興起的快訊記憶訓練班使用的方法竟相當類似,例如用一個女人的頭記憶台灣所有國家公園的位置;
高中
老師也曾傳授過把難記的資料運用巧思記在教室各處方便考試作答等等。好用的技巧果然不會被時光埋沒,中外古今皆然。



 



  《秘密晚餐》提出的真相,可能會引起某些族群的不安乃至憤怒。但若將個人主觀抽離,全心欣賞這部考證詳實的作品(書中九成人物都是真實存在的)。以另一扇窗欣賞似曾相似的風景,一定能有精采的發現。



 



  打開《秘密晚餐》,揉好ㄧ張往黑洞的入場卷,準備出發囉。

e100149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推理是極端理性、嚴謹的思考模式,其特性與科學相同。但在產生結論的部份卻大大不同。




  

  記得國中學生物時讀過做實驗的理論流程:「觀察→假說→實驗→結論」。仔細觀察之後,先下結論,再回頭去找資料佐證自己的看法;用心觀察,收集證據,進而達成結論則是推理。推理小說中的偵探,九成都是在發生事件後,掌握線索,一步步推出真兇身分。



 



  那還有一成在哪裡?島田莊司的《眩暈》是個好例子。故事由一篇怪誕的手記開始,內容集世界末日、怪異生物、雌雄同體人於一爐,荒謬超現實的程度令人懷疑這篇文章是篇精神病患者的囈語。御手洗潔在讀過這篇手記後,下了「文章內容全部屬實」這樣的結論,在蒐集證據佐證的過程中,揭開了一樁舞台宏大的離奇殺人案。



 



  對喜歡推理也喜歡奇奇怪怪的妖魔鬼怪與異常現象的我來說,這樣的題材是相當過癮的。詭計的內容不算複雜倒也相當特別,御手洗和石岡的互動還是同樣有趣(突然發現我好喜歡看石岡被欺負XD)。



 



  唯一可惜的是,書裡關於環保與科學方面等等描述實在太過冗長。一提到這些話題都是兩三面持續不斷,感覺好像從另一本書上直接剪下貼上。由於我的理工背景,這些資料對我而言不至難懂,但讀的時候老是感到不耐,自己閱讀的是小說亦或推理小說的想法比故事本身還讓我眩暈。這麼大量的資料直接傾倒給讀者,實在很難達到增長知識的功能。



 



  我想,過一陣子我還會想重看這本書,但那些偽科普部分,我想還是不要了。

e100149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史蒂芬金在《史帝芬金談寫作》這本半自傳的作品中,分享了文法、句法、音節的使用等等書寫技巧。但對於作家這種行業實際面對的環境及困難讀者若想知道更多就不能不讀讀《一袋白骨》。




  

  一袋白骨的主角麥可是愛情懸疑小說作家,藉由他的職業史蒂芬金詳實描寫了作家生活的真實面。從與經紀人、編輯、出版社的斡旋,出版社故意避開同類型作家的檔期,如果萬一碰在一起又該如何應付?作家創作心態和靈感出現的方式,乃至週遭親友常用的問候語;就連作家最大的困境──寫作機器停止運轉了,一應俱全。逼真程度總是讓人懷疑是不是史蒂芬金的自白。



 



  主角麥可除讓我們了解作家生態外,也是一個有趣的角色。閱讀某些故事,讀者和主角間會有一層無形的保護膜,這種保護有時能讓讀者覺得較放心;在《一袋白骨》中,這道保護厚的足以讓人坐立難安。麥可打故事一開始就是個鰥夫,他敘述妻子死因的漠然,差點讓我以為他不是手刃了妻子就是有外遇,接著上場的一定是妻子靈魂復仇記。



 



  隨著閱讀的腳步我們會慢慢發現,麥克其實是個將一切視為理所當然,對外界有些冷漠的人。失去了妻子及寫作技能,隨著一連串夢魘領他回到昔日度假的湖邊小屋,在那裡發現了平靜小鎮不堪回首的過去,在不可思議的超自然事件中跌跌撞撞,漸漸重拾生活的目標與熱情。



   


《一袋白骨》有聲書的標題上寫著「A hunted love story.」,這種性質與其以文藝愛情形容,不如說是內心深層的追尋與探索所激發出的力量。人嘛,在正常狀態下,不停一層層檢視自己,到了最後必定不像洋蔥中心一般空無,我們可以發現一種強烈的驅策力量,熱情,或者說,是愛。


 



  故事前半段鋪陳的稍嫌冗長,讀著讀者可能會有「這些真的和劇情有關嗎?」的懷疑。但千萬別丟下書,一切的一切都和最終高潮有關。套句書中的話,「百川總要匯入海中的」,耐心看下去,絕對值得。

e100149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人生其實是一段不停經歷失落的旅程。


  

  失去的東西種類各異,可能是鉛筆、橡皮擦等無生命小物,或和大好機會失之交臂的悔恨;還是小狗、小貓之類有生命的寵物,甚至,自己的至親。



 



  故事中的主角,小女孩艾莉經歷的正是這樣痛徹心扉的失去。一場突如其來的謀殺奪去了女孩正值青春年華的姐姐安琪拉,命案發生當晚,安琪拉遲歸,知道姐姐可能去處的艾莉,基於對姐妹秘密保護的心態,並未告訴父母。孰料,第二天醒來,等待著她的是姐姐已死的事實。



 



  「如果艾莉早點告訴大人,我們或許能即時拯救安琪拉。」艾莉身邊鄰居、長輩如是說。失去姐姐的驚愕、父母的悲痛、鄰居長輩們隱約的指責,對一個年僅七歲的小女孩纖弱的肩膀來說是多麼沉重、悲傷?



 



  艾莉覺得她對姐姐唯一的補償只有讓兇手付出代價,因為她的證詞,當時與安琪拉秘密交往中的富家子羅伯鋃鐺入獄。二十年後,羅伯挾著雄厚的財力試圖洗刷罪名,堅持真相的艾莉毅然挺身而出,與一個龐大的家族及蠢蠢欲動的威脅搏鬥……



 



  瑪麗海金斯克拉克在台灣的作品以《消失的藍衣女孩》、《春日湖百年謀殺等》為人所知,和上兩作相較之下《Daddy’s Little Girl》是不毫不遜色的好作品。


 


  書中細膩的探討了「傷痛」這個主題。艾莉的家庭硬生生被傷痛撕裂,母親嘴上說無法再待在傷心地帶著艾莉離開,心中卻渴望丈夫的挽留;丈夫對於妻子的離去因內咎而不發一語。時間與空間的隔離無法沖淡悲傷,懷抱著傷痛和自責的三人痛苦生活著,失去深入了解彼此的機會。悲傷越陳越是滯悶,不能說出口的痛品味起來更是刺人。



 



  這本書名叫《Daddy’s Little Girl》,雖然艾莉在排行上確實是爸爸的小女兒,但個性獨立的她與父親一向不親,加上父親未慰留母親,使父女感情更是雪上加霜。隨著故事進行,從父親的口信、不為人知的行動、加上最終高潮事件臉上的表情,細細讀來,不由得被這樣溫潤的情感撼動。原來父愛一直深藏在底層,無聲流動,包裹著艾莉,從來未曾離開。



 



  除了艾莉和父親外,艾莉異母兄弟泰迪對姐姐的尊敬愛護;被誣陷的保羅和其母親的互動及護雛情長的深刻感情;兇手羅伯父親的一味偏袒,祖母的態度轉變;乃至另一受害家庭的描寫都是那樣精彩。



 



  深厚的人情往往成就一篇好故事《Daddy’s Little Girl》正是如此,克拉克的用字、句法都不難,卻字句撥動著讀者心弦,「美國懸疑小說之后」決不是浪得虛名。

e100149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這次的標題只有書名自己孤零零的立著,絕對不是我剛寫完一百題問卷的懶人症候群。只是我真的不曉得該如何用簡單的幾個字表現我對這部作品的感覺。




  

  卡爾號稱「密室殺人王」,嗯,就是一個很會寫密室殺人事件的大師。想當然爾,我的第一部卡爾作品就是傳說中S級的《三口棺材》。一口氣讀完後,竟有淡淡的惆悵。事件達成那個陰錯陽差的原因我很喜歡(不過真要說,《逆轉死局》的陰錯陽差更精采),至於詭計部分……摸著良心說,不只是S級,我還想給它三顆亮晶晶的星星和一朵大的要命的花。真的很難。難到我看到圖解都還一頭霧水,在桌上搭起縮小版的現場實際操練老半天,都還不得其法。為什麼兇手進屋能不在雪地上留下腳印這個有趣的問題,竟然和當時的房屋特殊結構有關,揭曉謎底的那一刻,我這個對彼時彼地房屋造型完全不暸的現代小孩真想大哭,「好狡猾啊!媽媽!」。



 



  從那之後的一兩年,我都不太敢碰卡爾的作品,深怕自己再次因腦筋打節,躲在角落抽動。可是,事情總是沒有絕對的,沒錯吧?就像吃了某間不盡滿意的餐館,半年過後(或許更短),早就忘了那裡的菜吃起來如何,於是又上門一次。同理,最近我又讀起卡爾來。這回點對菜了,《逆轉死局》和《綠膠囊之謎》驚人的好看。書中的詭計不難,卻相當具說服力,還有一票可愛的人物。(題外話,卡爾筆下的暗戀者都很精采,哈哈。)哇,卡爾也有這一面。



 



  《連續自殺事件》給我的感覺,介於上述兩種閱讀經驗之間。書中的角色比上述兩本更可愛,好幾個因雞毛蒜皮小事摩擦過的人莫名其妙兜在一起,發現彼此身分後爆發出無窮趣味;在酒精催化下,大家開起狂歡嘉年華,大玩角色扮演、鬥劍甚至狩獵,酒醒後再尷尬的臉色發白、原地跺腳;歷史學家、愛爾蘭壯漢和狗仔記者大亂鬥,最後還成就了一對佳偶。



 



  這麼有趣的角色,巧妙的彌補了詭計之不足。自殺事件一的手法很簡單,上過小學的讀者絕對可以想到。自殺事件二的密室同樣容易,但在偵探菲爾博士發現現場的描述下會讓人覺得超級難(看推理小說果然得對所有資訊心存戒心XD)。我私心覺得,事件一的詭計使用者心態雖然幼稚了點,造成的結果卻相當有趣;事件二攤在陽光下後,真的會讓人想跳腳怒吼。這是後知後覺者的悲哀,囧。



 



  我失望嗎?對詭記而言是的,但不久的將來我依然會打開書,探望探望那群把我逗的很開心的角色們。而且,我還會繼續讀卡爾:)

e100149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很多勵志書常提到:「要把每一天當做生命中的最後一天。」這段話的原意是希望我們能把握當下,認真的活著。但如果明天就是末日,我們真的能如此樂觀的面對,而認真與努力真的有價值嗎?




  

  羅伯特‧查爾斯‧威爾森筆下的地球面臨的難題是時間迴旋。在一層神祕的透析膜中,宇宙的時間流動是地球的好幾千萬倍,地球的一年相對於宇宙的數十億年。太陽急速老化,地球的時間可能剩下十年、二十年,甚至一天。



   這種恐懼不同於現實世界中我們對遙遠末日的難以想像,也非滅絕就在明日激發的惶恐或豁達;是懸在半空中的茫然,頭頂不著天,腳踏不到地,無所著力的空虛。




   人類是一種善於維持心理平衡的動物,無聊會找事做,被壓的太緊會反撲。面對這種惶惶然不知末日在何處的空虛,自會想辦法填補。《時間迴旋》處理的就是面對困境時的眾生相。




   艱難中,信仰變的格外重要,有點像浮木之於溺水者。些微不同在於,落水者通常很快就會被救起,浮木只是暫時安心的依靠,不論這段木頭是長是短還是長滿扎手的刺,眼前功能都是相同的。時間迴旋中的末日降臨無法預料,隨手抓住的依靠隨著時間一天天流逝,必然產生問題。




   依附宗教的,往往流於享樂主義變質;相信科學的,可能困於不成熟的技術;想逃避的,則莫名枉送了性命。相較於他人的反應,主人公泰勒看起來超然冷靜,其實比誰都茫然恐懼。他緊抓兒時玩伴傑森和黛安不放,由傑森得到理性的支持。




   黛安代表了愛的課題。泰勒對她的情感壓抑內斂,恐懼失去,裹足不前。這樣的態度在感情中過於理性,不只困住自己,也傷害了曾交往過的人。我覺得在威爾森心中,人類提升之道在於執著與愛。執著於真相的傑森一路行來始終踏實;勇敢去愛的泰勒與黛安得到新生的機會。




   傑森曾說:「生命如同雨滴。」威爾森的故事正如一場耐人尋思的綿綿細雨,雖終將飄落,巧妙卻各有不同。我將如何落下,也許可以自己決定。


e100149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心理學研究中經常會提到人因先入為主的觀念影響而導致種種觀念或思想上的偏誤,當真相開展在面前,是一種有趣與恐懼夾雜的微妙感受。而魔術則是把這種詭計玩弄出無限可能的美妙事業。如果將魔術技巧應用到謀殺上呢?


  

  《綠膠囊之謎》述說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



   在小鎮毒殺事件的背景之下,富商以挑戰親友觀察力為名,替姪女洗刷冤屈為實,演出一齣短劇。兩三分鐘的演出隱含無數障眼法,表演結束後,竟意外多出兩名受害者……




   鋪陳近半本書的謎團在菲爾博士出手後全部迎刃而解,除後半部解謎的重點部分外,前半部人物的互動絲毫不遜色。各懷鬼胎的親友團一言一行是那樣充滿玄機;愛慕嫌疑犯的刑警如何在公私之間取得平衡?角色們的舉動替故事增添更多耐人尋味的火花。




   卡爾終極密室作品《三口棺材》中,整理了一份完整的密室講義;《綠膠囊之謎》裡,我們可以找到一份毒殺講義。詳細的分析了毒殺者的人格特質及普遍動機,還羅列出一堆人名。一時興起拿來和目前的社會案件比較,把時代背景拿掉之後,某些特質竟還是符合的。




   只要了解先入為主的可怕,兇手其實不難猜。卡爾的故事我從《三口棺材》、《逆轉死局》到《綠膠囊之謎》一路看來,感覺得越來越溫情,心理層面也更精采。我對卡爾的評價越來越好了。


e100149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看到書名我馬上就想到逆轉裁判了。書背的故事簡介也讓人覺得有這樣的味道,但書中的逆轉不是那種峰迴路轉的大彎,而是看似微小卻默默將案情往意外方向拉扯的小彎。


  
  卡爾一向以繁雜的密室殺人聞名,《逆轉死局》的詭計並不難,出色的是人性。在書中,我們能看到頑強的堅持,把自身價值觀強加在他人身上,會犯下多可怕的錯誤?自私、依賴,又不敢面對自己有多可憐?受到傷害不擇手段報復可能引起多大的波瀾?


   以執法人員對法律的了解,自然清楚如何應對才不會失據。如何巧妙運用言詞,在不說謊的情況下陳述證詞;明明如履薄冰,還能輕騎過關?



 



    故事的最後,雖然有正義無法伸張的無奈,但這正是是對奉司法為圭臬者最強大的反諷,還同時呈現了真實的社會。


e100149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