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俏迷人的騙局、狡滑又不失溫暖的騙徒、神秘莫測的降靈會、驚險的槍戰以及一切幕後的黑暗勢力。好熟悉的感覺,簡直是ㄧ部賣座院線片嘛。


  

 《玻璃中的女孩》就是這麼一本情節緊湊的懸疑小說。



      薛爾和他照顧的非法移民狄亞哥,以及保鑣安東尼共同合作,為上流人士舉辦幾可亂真的降靈會,獲取錢財。ㄧ次降靈會中,薛爾在玻璃中看見ㄧ名女孩身影,幾天後新聞發佈富豪女兒失蹤消息,照片中人竟然是玻璃中的女孩!ㄧ場追尋真相的冒險於焉展開。




   狄亞哥和薛爾的靈媒工作需要敏銳的觀察及想像力,注意客戶居家擺飾及談話內容,發掘私生活的片段,透過大膽的表演呈現,無所不知的靈媒形象總是能把顧客唬的目瞪口呆。不只是當靈媒,善於觀察與想像同樣是好偵探的必備要素。先不論通靈能力是否為真,靈媒的工作有時不也是種真相的呈現?正因如此,這個騙子到偵探的大變身一點都不突兀,反而是他們身分提供了遊走於邊緣地帶的彈性,收集線索、躲避追殺乃至營救同伴的手法都和ㄧ般偵探小說大不相同。




   上帝設了一個騙局,以懲罰我行騙多年。」調查中,薛爾有感而發。這次發掘真相之旅對主角們來說充滿矛盾與諷刺。善於設騙局的,陷入騙局中;從不相信的,被迫面對。矛盾拉扯中,穿插的言語機鋒是我很喜歡的部份。遇到不信鬼神的醫生時,薛爾說:「受教育讓人失去天真接受事物的可愛本質。」狄亞哥反問薛爾為什麼要讓他上大學。薛爾的回答是這樣的:「沒關係我們不一樣。」好樣的薛爾,好想起立鼓掌。




   《玻璃中的女孩》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經濟蕭條時期的故事,但薛爾服務的對象都屬上流階級,我們感覺不到民生凋敝的壓力,在禁酒令下香檳依然ㄧ瓶瓶開。這樣的情況有種不踏實感,就是「怎麼說的和作的是兩回事」的感覺。被鄙視的非法移民與騙徒因為富人的弱點得到利益,真是不可思議的諷刺。




   二戰時期德國力求種族優良、純粹,作者傑佛瑞福特將優生學放進作品中。關於這點我覺得有些不舒服,好像從華麗魔術秀進入偏激科學教室。幸好結局收的漂亮,夥伴們溫暖的情誼與狄亞哥的成長抹去種族問題的陰鬱。歡樂的行騙才是王道。(誤)




   書裡有一段說的好:「自己認為異常的,放大後可能是另ㄧ種解答。」《玻璃中的女孩》既然有節奏明快的情節,與溫馨可愛的同伴。我決定要放下對種族問題的疙瘩,享受故事才是最重要的。




   小說家就像騙徒,替讀者構築了一個世界,利用各種道具撩動讀者心緒;對讀者而言,能夠被高明的騙徒操縱實在是ㄧ種幸福。所以,請來騙我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100149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