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覺得犯罪驚悚小說多半著重兇手的病態心理與犯罪手法、和警方的鬥智而缺少其他人性要素,應該可以試試《收集孩子的人》。

  《收集孩子的人》其實可以改名叫「失去孩子的人」,從標題看來應該是主角的殺童犯艾弗雷,實際出場頁數遠遠不及被害者家屬。作者莎賓娜‧提斯勒花很多心思描寫受害者家庭背景與成員性格,尤其著重在女性角色。母親對孩子往往較父親更有血濃於水的情感,絮絮叨叨、有點焦燥的關心與擔憂,連悲傷都溫熱濕滑。父親的情感較含蓄,面對悲傷會自動啟動防衛機制,看似冷酷,爆發力卻相當驚人。這些細膩的對比與鋪陳讀起來有時稍嫌沉悶,卻是營造劇情高點不可缺的要素,閱讀時往往因為平淡如日常生活的情節而鬆懈心神,然而重要的劇情轉折就出其不意的展開;意外與突破總是在不經意時發生,一如人生。
 
  作者對女性受害者心情的描寫極為深刻,有個部份更是相當有趣:女警探辦案不稀奇,新鮮的是這名女警探組了同志家庭並領養兩個小孩,莎賓娜‧提斯勒將這條線寫的和普通家庭沒兩樣,只三言兩語帶過同志情侶在收養孩子上遭遇的困難,至於瑪萊珂小隊長的同志身份有沒有在職場上造成影響,孩子又是如何接受自己特殊的家庭,或者小孩的學校生活都沒有著墨。當然這些段落並不是故事的重點,硬要擺進去可能會拖垮故事節奏,還是讓我覺得相當惋惜,畢竟莎賓娜‧提斯勒是如此善寫女性心理的作者。
 
  再來談談快變成配角的兇手艾弗雷。在他不算多的豋場篇幅裡,我們首先看到的他是個自律甚嚴,不允許自己有任何耽溺,擁有厚重防衛機制,近似苦行僧的角色,一開始讀者會產生對犯罪者的初步認同,了解他大致的心理機制,還不至於反感。然而隨視角的轉換(罪犯側寫、不同人的觀點等等),不管艾弗雷外表再迷人,好感度差不多扣到負分了,經過多面鏡子裡外照射,讀者建構出真正的兇手面貌,而這時那些只從單一角度觀看,不知真相的人們成了劇情至高點最後一片石板,讀者得以站立其上,享受不知情者帶來的恐懼。
 
  把整個故事濃縮起來看架構相當離奇:艾弗雷先在德國境內犯案,繼而搬到義大利繼續犯罪並陰錯陽差結識受害者的母親,而偵辦殺童案的警探瑪萊珂的孩子又即將成為下一個受害者。以上情節在莎賓娜‧提斯勒的壓平填充下看起來節奏慢多了,一切悲劇看來只是命運的玩笑,推薦給不喜被情節追著跑的讀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100149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