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對鈴木光司的直接印象是《七夜怪談》和《鬼水怪談》兩部作品,電影對恐怖場景的處理偏向視覺。在只看過電影版本的情況下,我對鈴木光司的寫作風格可以說是ㄧ無所知。




  

雖說如此,我在閱讀時還是受到電影的影像魅力影響,在字裡行間老是期待著什麼,忍不住期待下ㄧ頁會跳出嚇破膽的鏡頭來。



 



  結果不免是有些失望了。讀了幾篇故事之後感覺好像綜藝節目常演的「毛骨悚然撞鬼經驗」。ㄧ查資料之後發現,鈴木光司在寫作時本來就是由此取材。之後,跳出ㄧ心想被驚嚇的框框(原來我ㄧ直都是自虐的),發覺鈴木光司的高明之處。



 



  拿恐怖性質來說,《魔眼》不管是和明日工作室出版的驚悚小說或網路上到處可見血肉橫飛的獵奇文做比較都遠遠不及。但在場景的描寫和人物心態的刻畫上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書中場景呈現的方法很精細,常常有拿著放大鏡檢視的感覺。房間的佈置、人物的姿勢乃至天空細微的變化清楚的好像馬上能想像的出(場景也都非常日常)。妙的是景象清楚了,聲音卻是靜默的,除了角色的的對話外,其餘的聲音彷彿被文字吸收。全然靜謐之下,ㄧ點風吹草動都能撥動神經末梢。拿最後ㄧ篇《城樓》裡的鬼公寓來說,不過是條列式的描述公寓裡發生什麼事,不由自主的想像那些畫面時我竟然開始不想去刷牙。(天時地利人和真是恐怖)



 



  和一般恐怖故事不同的還有一點,電影或小說中的主角有很大部分是莫名被捲入恐怖事件當中。這種飛來橫禍的寫法不適用於《魔眼》裡,除了惡有惡報的梗之外,大部分的書中人物以自己的方式生活著,有平實有怪誕,各自面對來自未來或過去的羈絆,基於不同的過去與個性,思考遭遇的困境與生命。ㄧ行行讀下來,能發現驚悚這種文類另一種不同的思考模式。



 



  每個人都有雙眼,每個人都會看,但感受的深度卻各有不同。可以渾然不覺的安心過每ㄧ天,當然也有人拉緊感受的繩索,草木皆兵。如何收放感知的繩索?日常生活中究竟有多少謎團?我們又該如何去看呢?我想,這正是《魔眼》之所以為《魔眼》的理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1001498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